新闻资讯

News center

时间到霜降,种麦就慌张


发布时间:

2023-10-24

时间到霜降,种麦就慌张

当前,各地的冬小麦陆续进入种植期,结合近年的田间指导经验,总结了小麦高产种植技术,分享给广大农民朋友,希望能够对提高冬小麦产量能有所帮助。

一、播种前的准备工作

农谚说“七分种、三分管”,冬小麦要想获得高产,前期的准备很关键,为小麦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,是实现高产的前提和保障。

1、整地、施肥

整地:近年来由于机械化的发展,大部分冬小麦种植区多采用旋耕的方式,导致耕作层变浅,土壤肥力下降,对冬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。因此,要适度进行深耕,原则上耕深要达到20~25㎝左右为宜;耕后耙平耙细,保证土壤表土细碎,没有土坷垃;如果是秸秆还田的要将秸秆粉碎后再深埋还田,并进行镇压,保证秸秆能与土壤充分接触。

施肥:小麦属于需肥较大的作物,因此,一定要注重底肥的施用,底肥施的好,有两个重要作用,一是能够促使冬前出好苗壮苗、扎好根、分好蘖,提高越冬期的抗旱能力;二是入冬后能促使幼穗分化完全,安全越冬,并满足各生长期对养分的总体需求。

小麦底肥的施用原则是“稳氮磷、补钾、配微、增施有机肥”,在确定用肥量时,应对水地高产田和旱地麦田有所区分。

2、播前选种并对种子进行处理

在播种前要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,实践证明,在播前对种子进行“三拌”处理,能够较好地提高病虫害的预防,促进小麦出齐苗、壮苗。

 

二、适时播种

1、播种期的确定

小麦适宜的播种期受气候条件、品种因素、土壤肥力、栽培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,评判壮苗的标准是在越冬前春性品种具有6叶或6叶1心,半冬性品种具有7叶或7叶1心,也就是从播种至形成壮苗,春性品种需要积温570~645℃,半冬性品种需积温645~720℃。

根据当地的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资料,从日均温度稳定在0℃起向前推算,将大于0℃的温度值相加,其综合达到积温标准位置,这个终止日期的前后3天即为适宜的播种期。一般来说,当地日平均气温达到15~18℃时播种最适宜。

2、确定适宜播种量

目前在生产实践中,大多数品种在整地较好的土壤地基本是斤籽万苗,基本苗控制在15~18万株。合理的播种量是高产田每亩7.5~10㎏,一般大田10~12.5㎏;晚播麦田可增加到12.5~15.5㎏。宽幅条播的麦田10~13㎏,播期每晚播一天播量增加0.25~0.5㎏。

3、提高播种质量

播种深度适宜、一致、下籽均匀:播种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出苗,过浅地表含水量不足,种子容易落干影响发芽和出苗,同时分蘖节分布太浅,不利于越冬的同时后期容易倒伏;过深出苗迟、苗质差,分蘖少且容易感染病虫害,适宜的播种深度为4~5㎝。另外下播要均匀一致,避免出现疙瘩苗或断垄。

覆土良好、播后镇压:镇压具有压实土壤、压碎土块、平整地面、保水等作用,能够保证种子与土壤良好接触,下扎到深层土壤中,提高麦苗的抗旱能力,同时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。

防治地下害虫:如果有地下害虫危害还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治。提前做好药剂拌种基础。